产品搜索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经济日报:缓解新能源车“保费焦虑”还需协同发力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2-13 22:01:42    文字:【】【】【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四部门联合发文表明,新能源车险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保险行业发力,也离不开汽车行业的参与和协同。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车险改革关系着车辆的行驶安全,也连着广大新能源车主的期待,对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天选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行业平均水平在107%左右。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137个。简单来说,只要保险公司承保了这些车系中的车型,想赚到钱几乎不可能。车险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基本盘,如果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对财险公司特别是中小财险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车险市场的稳定运行。

  要解决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局面,需要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共同发力。

  首先,要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避免让消费者刚缓解“续航焦虑”又陷入“保费焦虑”。例如,通过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将车险费率与风险等级挂钩,进而促进车企在设计源头平衡使用安全性与维修经济性,更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要持续迭代优化新能源车险产品。例如,根据新能源车的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既能满足网约车的投保需求,又能为私家车提供充足保障。从短期看,承保更多新能源汽车,保险公司可能会承担一定赔付压力;从长期看,这有利于实现新能源车险业务数据积累,能够提升保险公司定价能力及经营水平。

  此外,保险行业还需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对新能源车险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推进降本增效。天选团队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9-2029 富邦娱乐平面设计印刷有限公司
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