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20日消息(记者邸文炯)11月20日下午,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公司”)举办的“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涩宁兰管道累计输气量突破760亿立方米,相当于折合替代标煤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
据介绍,涩宁兰管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2001年9月建成投产后,西宁、兰州等管道沿线主要城市及用气地区正式迈入“清洁能源时代”,走上了绿色发展“快车道”。涩宁兰管道由涩宁兰一线、复线及兰银线(甘肃段)、古河线条干线管道和西宁、刘化、甘西南等10条支线组成,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东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接国家管网西北公司宁夏甘塘站,南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总里程2609公里(含古河线亿立方米。
随着沿线人民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大,涩宁兰管道输气量也由2001年建成投运之初的0.5亿立方米逐年递增至如今的56亿立方米。广袤的甘青大地上,涩宁兰点亮了沿线城乡的希望之光,也织就了一幅蓝天碧水的梦想画卷,如春风细雨,让绿色发展的红利送达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
760亿立方米的背后,不仅有无数管网人二十多年的努力耕耘,也有科技力量的硬核支撑。从压缩机组等各类核心设备设施控制逻辑优化改造,再到管道智能运行的创新突破,科技动能不断推动着涩宁兰管道的高质量发展。
甘肃公司生产部经理胡开胜介绍,8月21日,甘肃公司在涩宁兰管道系统兰定线应用振动光纤预警系统、智能视频监控及机巢式无人机,并通过光纤监测预警平台收集处理数据,实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道巡护,打造了具备“全方位感知、综合性预判、一体化管控、自适应优化”功能的管道智慧巡护模式,为区域管道运行安全提供了智慧屏障。
11月5日,甘肃公司以涩宁兰管道涩北压气首站为试点,顺利完成了国内首次索拉金牛星70机组的启动系统升级改造,使压缩机组启机时间比原来提速了6至8倍,全年预计天然气减排量可以达到6.28万标方,相当于减少了1342吨二氧化碳排放,天选团队为冬季保供期间迅速、高效完成调峰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气需求,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肃公司党委书记蒋金生表示,甘肃公司坚持服务立企强企,紧紧围绕“X(多方上游)+1(国家管网集团)+X(多方下游)”油气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作为“1”的联通作用,以涩宁兰管道为主体,全面向社会公平开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使天然气资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今年年末,甘肃公司还将加速推进为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景泰分公司和临夏分公司分输供气的项目建设。
随着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和“公平开放大平台”的加速建设,甘肃、青海地区已经逐渐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格局。甘青管网“朋友圈”不断扩容,目前,涩宁兰管道下游用户也从投产之初的3家稳步增长至53家。
11月20日下午,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公司”)举办的“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涩宁兰管道累计输气量突破760亿立方米,相当于折合替代标煤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